古老艺术在世园中绽放
世园会的绿色体验休闲区的“陕西非遗广场”上,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戏曲、泥塑、剪纸等艺术展演每天都在轮番呈现,让民间的古老艺术在绿色世园中焕发勃勃生机。近,三位年过花甲的老艺术家成为了广场的主角。
排箫奏出行云流水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为您送上一枝‘玫瑰花’!”话音刚落,一曲悠扬婉转的乐曲即在广场飘扬起来,吸引了路过游人纷纷前来落座聆听。
表演者是老艺术家赵建国,而他所使用的乐器,是有数千年历史的古乐器——排箫。舞台中央的他全情投入,身体伴随着旋律翩翩而动,不但将乐曲演奏得行云流水,还不时模仿出鸟的叫声,如同天籁之音,与世园之美融为一体。一曲奏毕,现场的掌声与欢呼不绝于耳。
掌声未息,刚刚还抖着沙锤为排箫伴奏的杨祥华,瞬间又操起竹笛登场,深情演奏一曲《灞桥柳》。杨老笑着解说:“灞柳风雪是‘长安八景’之一,我们的世园会址正是在这片地区,所以我专门选择了这一曲,把它奉献给世园!”杨祥华从1955年便开始吹笛子,后来师从笛子演奏家、音乐表演艺术家高明,他从上世纪60年代起便屡屡获奖,获得了“陕西笛王”的美名。
笛声之中,又一位民间艺术“多面手”侯树声拿起了红纸和剪刀,开始为观众现场剪纸。而在上一场表演中,他表演的是一段陕西快板《逛夜市》,他用星星和月亮对话的形式将陕西的小吃扫描一番,令来自五湖四海的现场观众对陕西小吃产生了无限遐想。
民间艺术让游客领略别样风情
采访中,赵建国告诉记者,“经常有游客跑过来跟我说,世园会里的每场表演都很精彩,但走到你们这儿才真正领略了民间艺术的魅力,这是的特色,也令我满意!”赵建国说,这就是民间艺术所能吸引人的地方!
谈起手中的民族乐器,赵建国如数家珍。“排箫少说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辉煌的时代是在隋唐,这个乐器着当时音乐的潮流!而埙就更久远了,大约出现在7000多年前,早的埙就是从咱们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来的。当时世界上根本没有其他乐器,咱们中国就先有,它的声音是任何乐器甚至电子合成器都模仿不了的!”言语中,几位老人充满着骄傲与自豪。
因为备受游客欢迎,三位老人在非遗广场已经演出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们感到非常荣幸。赵建国说:“我觉得我们这些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将我们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并且极力向世人介绍和传播。世园会是个很好的平台,这里有五湖四海的游客,给大家展示中华民族的古老技艺,我们也为此感到快乐和幸福。”
非遗广场上的演出每天11:00 - 11:30、13:30 -14:00、15:00-15:30都会表演三场。具有陕西特色的非遗展演,脸谱、泥塑、木板年画、剪纸、提线木偶、老腔、陕北民歌等将轮番上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