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3届—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展会时间: 2015-06-12 至 2015-06-16  展会地点:昆明新国际会展中心
联系人:苟帅  电话:0871-62269387

倒计时
当前时间: 

您的位置:首页 > 农资展会 >2015年农资展会专题>2015昆明南博会>2015年昆明南博会十大看点先睹为快

2015年昆明南博会十大看点先睹为快

2015/6/4 10:05:54   浏览次数:2036次   文章来源:农博会

2015年昆明南博会开幕倒计时8天,历届展会,都有不同的亮点吸引大家,那么2015年昆明南博会有哪些看点值得关注呢?让我们先睹为快!

2015年昆明南博会十大看点:

亮点一:规模扩大近一倍

上届南博会,展览面积总计6万平方米,共计3188个展位,设有尼泊尔主题国展馆等10个室内展馆以及工程机械等2个室外展区;今年移师新场馆后,设有南亚馆、友城馆、印度主题国展区等,约6150个展位,规模扩大了一倍左右。

亮点二:参展企业质量提高

2015年昆明南博会在招展工作启动前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一是严格甄选境内外馆招组展代理,筛选了连续两年有良好组展记录的机构;二是境外招展机构推行“特定国家特定代理”进行授权,约定责、权、利,确保招组展成效和质量;三是对参展企业资质进行了遴选和确认,选择有实力、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展参会。

亮点三:港澳台参展企业大幅增加

2015年昆明南博会,境外及台港澳地区参展企业大幅增加,参展数量比率达到50%。以香港展区为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驻粤办、香港贸发局共同搭建的1152平方米的特装展区和香港品牌联合会的64个简特装展位,及香港博奥等公司的特装展位72平方米、标准展位13个组成。香港警察乐队还将进行现场表演。

亮点四:企业参展数量增加

截至目前,已有23家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内500强企业、18家国际企业、29家国内企业确认参展,共计78家。其中,世界500强包括中化国际、中国华信能源等,中国500强包括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等。

亮点五:重点做好本土企业及产品推介

今年设置2个云南馆,重点做好云南企业及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在组展方面,提出全力打造 “展会品质新档次,参展规模新突破,展品质量新提升,展会服务新评价,展会宣传新形式”五个新的工作目标,力争使云南馆成为有特点、有重点、有亮点、有看点的“四有”展馆。

亮点六:首次设立友城馆

云南省共有国际友好城市及准友城68对,涵盖5大洲32个国家。2015年昆明南博会将首次设立云南国际友城馆,并设置产品展销区和友城形象展示区,做到68对友城全覆盖。友城馆将综合介绍我省各对友城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的发展历程,回顾友好交往历史和交流合作成果,展示各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亮点七:省外企业参展踊跃

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及推介,国内各省区市组展单位报名踊跃,已有25个省市区确认将派代表团参展参会。申请展位中,有意向特装的超过50%。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参展积极。

亮点八:探月工程展区首次亮相

由国防科工局和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巡展将首次在云南举办,展品包括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的1∶1高仿真模型等。届时,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虚拟天文望远镜观看月球面貌,还可以亲身测量自己在太阳系各行星上的不同重量。

亮点九:无人机参展并服务南博

为充分展示新科技、先进制造业水平,特邀请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德奥无人机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参加本届展会,在品牌馆设500平方米展示面积,展出有人直升机、无人机等。除了静态展示外,无人机还将现场为南博会服务,在特定时段协助监测场馆周边交通、人流情况,组织飞行演示等。

亮点十:展示青年创业交流平台

青年创业展区有100多标准展位,参展项目范围重点从科技创新、加工制造、电子商务、特色农业、民族文化、服务业等行业中的项目中选拔,具有较强的可展示性和市场前景。

以上十大看点,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更多精彩,你还是到2015年昆明南博会现场看一下吧!

点击返回 2015昆明南博会 专题,查看展会详细信息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相关标签:2015年昆明南博会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