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看明白的科技才是好科技
昨天,在
寿光菜博会7号厅,一位来自昌邑的游客说,之前光听说雾培很先进很神奇,今天终于见识了——为展示雾培栽培模式,今年特意将雾培箱打开,培育方式一目了然,游客很清楚地看到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神奇。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议论,寿光菜的质量好是公认的,据说除了精细管理外,还采用了新技术,到底是什么新技术?这些菜是怎么长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家都想知道蔬菜种植高科技的秘密是什么。但由于蔬菜种植的特殊性,种植办法、管理办法不大可能直观予以展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如果让游客能直面参观,相信标准化、规范化蔬菜种植技术大范围推广就容易多了,届时,居民家中栽种西红柿树、茄子树可能将变得非常简单。
由此笔者想到了台湾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一些做法。台湾的农业发展,很多地方是优于大陆的,特别是在推广农业科技方面就非常有借鉴意义,他们往往采取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办法:每当有新的蔬菜品种上市或新科研技术推广前,都会在特定的展览会上专门设定一个展位供市民咨询、品尝,通过这种模式,来打消人们对高科技的疑虑。笔者认为,这种开放式零距离“触摸”高科技的模式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中国自古至今,“先尝后买”在很多行业屡试不爽,也能佐证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推广高科技首先要让农民看到高科技的神奇。对于高科技,所有农民都是欢迎的,能减轻劳动强度和增加收入的好事,谁不欢迎?但农民是务实的群体之一,看不到效果,绝不会轻易尝试。高科技的推广,几乎都有碰壁的遭遇。因此,农业生产中,科技的推广要建立在广泛联系群众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由此笔者还联想到了科技下乡的话题。为什么要科技下乡,目的就是让农民掌握科技,推动农民致富。但有些科技下乡是变了味道的,比如我们常有所耳闻的:一个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带上几个专家,提上几捆农业科技图书和明白纸,到农村的大集上摆个摊,所到之处张贴欢迎标语,有的地方还敲锣打鼓,甚至放起鞭炮,煞是热闹。等图书、明白纸发完了,科技下乡的活动也就“圆满完成”了;再比如,有的科技下乡给农民讲课理论性强,实际指导意义不大;有的科技下乡内容千篇一律,“到哪里都是老一套”;有的只注重搞形式主义而不注重实效;有的专家讲课过于高深,从术语到概念,农民很难听懂等等,这都背离了科技下乡的本意。
《北方蔬菜报》这几年在江北异常受菜农欢迎,除了报纸具有很强的蔬菜生产指导性外,还经常组织专家下乡讲课,这种讲课不说虚话,不讲套话,全是讲与农民种菜有关的知识。一位农业专家告诉笔者,一次他晚上连续讲了3个小时,农民始终站着听,无一人离场,农民焦渴的目光和神情让他感动得落泪。这说明,科技下乡是条正确的路子,关键在于组织者怎么运作——农业生产中,农民想获取高科技的心情比谁都着急,我们要真心帮助他们而不是搞作秀。
科技是深奥的,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有推广的前景,这是个规律性的东西。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